林前9:22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我的生活一向非常積極進取,覺得人生苦短,不能浪費時間,所以做事情都很強調效率,甚至曾經連吃飯都覺得很浪費時間,也想過能不能發明一種「太空丸」,每次吃一粒就飽了,不用浪費時間吃整頓飯。我一直以為這樣的「積極態度」很好,因為認識我的朋友都常稱讚我一直都是精神奕奕、充滿生命活力!沒想到和我結婚快四十年的師母最近常分享,她常會有跟不上我的腳步的焦慮感。
師母從小成長於很和樂、自由的家庭,岳父母平常很少要求。所以師母的個性非常有安全感,很少擔心什麼事,生活的很自在,但相對的就不會強調生活效率。確實是,與師母生活過的人會感受到很深的被愛,輕鬆、自在。我也真的覺得我們的婚姻、家庭都很幸福美滿。只是以前常為了家裡為何無法整理的「一塵不染」,我會「質問」她整天在家是在做什麼,這一點常讓她很不舒服。
我後來也有冷靜地檢討為什麼我「這麼好的人」竟然會讓我所愛的太太感受很大的生活壓力。其實,我的個性不是很喜歡去管別人,所以認識我們家的人都知道,我完全不會管師母如何花錢或買東西,是全然的信任。只是,在對方「沒有效率」的地方,我會不由自主的「提醒」。我後來會很認真的學習「同理心」,就是因為發現我太容易以為「理所當然」。例如,我和師母有幾次旅行,師母走沒多久就累了,可是我內心實在無法理解才走兩三下怎可能就累了(因爲我一點都不累)。還有,使用電腦對我而言是家常便飯,是極簡單的事。可是,師母一開始接觸電腦時,可以說幾乎是「像白癡」一般,許多事教好幾次都還不見得會。我那種無法接受「怎麼可能學不會」的態度,不自覺中給師母極大的壓力(不過她現在很會使用3C產品)。
這一陣子因疫情,加上媳婦要生產,師母滯留美國將近半年時間,我只好自己照顧自己。以前師母不在時都會托一些朋友照顧我,但這次疫情關係,我只好完全靠自己,從買菜到煮飯到清理全部自理(因我不習慣外食)。現在自己弄三餐之後,才發現煮飯、整理家務真的很不容易,很花時間。不過,雖然買菜、洗菜、烹煮真的都很花時間,我倒是很深刻的體會到「好東西是急不來的」!煎一條魚,火候、時間不夠,根本是不能吃的!甚至最簡單的「白煮蛋」,若時間沒控制好,不是蛋黃沒熟,就是蛋黃外一圈黑色。因此,我原先以為是「浪費」的時間,實際上是必要的,只有無知、不成熟的「效率控」會認為是浪費。
同樣的道理,人與人的關係也是急不來的,就像煮飯或菜一樣,需要知道食物的本質,才知道如何適當烹煮,人之間的關係也有關鍵的本質需掌握才會順利。所以,高績效標準在有充足的安全感之下就會進入「學習圈」,但若欠缺安全感,只有績效考慮時就會落入「焦慮圈」。要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和耐心。聖經有句有意思的話說:「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這不是近朱則赤,跟著變成軟弱的意思。而是鼓勵我們要有「同理心」,要能理解人為何軟弱。其實,人都想變好,一旦「被理解」,再加上適當、耐心的引導,就可以帶來突破、成長的動力和果效。
師母自承她從小一直生活在很有安全感的「舒適圈」,但自從嫁給我之後有一陣子陷入「焦慮圈」,不過磨合後,現在逐漸進入「成長圈」,生命不斷突破、成長,越來越有意義。而我因父母在我讀大學、研究所時就去世,所以我自己較缺乏安全感,但結婚後加上信主成為基督徒之後,心靈及實際感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所以感覺上我個人大多數的人生是處於進取型的「成長圈」。只是「進取」是正面表列,過頭了常會變成「目標導向」,重視事務的成效過於重視人,而且若不只是對自己如此,會要求別人,就會成為自己和別人很大的壓力。我現在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成長需要時間培育,這種時間是必需的,絕不要誤以為是「浪費」。
能夠耐心地面對生命的挫折與挑戰,不斷的突破成長,是另一種更高層次的「舒適」。
協會消息:
- 佳美網路學校提供完整人際係課程,歡迎個人或教會小組註冊學習。詳情請參考:https://reurl.cc/V67RYb
- 徵求各地教會、機構夥伴共同舉辦佳美營會。
- 歡迎點閱蔡教授的YouTube影片:shorturl.at/mFLZ4
- 蔡教授、師母很樂意到教會分享佳美異象及課程或講道,歡迎安排。
- 2/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3/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4/3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5/1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5/15 三光基督長老教會講道
- 5/22 新城國度講道
- 6/5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6/12 新店神召會講道
- 7/10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 12/11 台中健行教會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