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取代的

無可取代的 2/1/2017
詩136:5 稱謝那用智慧造天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最近因人工智慧及各種技術不斷有突破性的發展,估計二十年內一般人的工作可能有六成將被取代。身為大學教授,專業領域和此發展息息相關的我不得不慎重思索這個新趨勢的意涵,以及我們該如何調整、回應。

其實過去百年來工業化的衝擊,原本97%務農的人口變成現在只剩3%的農夫。原本大家庭制的自給自足小型經濟體轉化成小家庭制的相互依賴的全球化經濟體。人們花比以往更長的時間在學校學習更深入的知識與技能以預備工作的挑戰。雖然因機器的效率,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忙碌生活的壓力卻也造成許許多多不快樂的人。過度加工的食品與生活用品使現代人生活在富裕但卻充滿擔心的矛盾中。

現在新一波的資訊知識革命更將造成97%的辦公室人口消失。我看到將來的工作是,所有繁複計算,有固定模式的分析與判斷及重複性的行為很可能都會被機器取代。唯一不能被取代的就只剩下創新、抽象思考及無規律可循之事務。生命的陪伴與照顧,感情與心靈的餵養可能是將來最有價值的工作。

所以將來學校的學習方式應會大幅改變。過去強調的運算與記憶都將被機器取代。反之,思考、組織與應用的方法的學習應是最重要的。個人導師或生命教練將取代大班級的教導。學生大多時間是自學,來學校只是為討論及建立人際關係。

不過,最終的挑戰是人們須尋得與造物主所造的此世界有一和諧平衡的關係,謙卑的認識人的有限性,以免被自己所造的工具毀滅了。

親愛的朋友,願您有平安的心、喜樂的靈!

第22屆牧者研習會現場報導

【記者/作者::何毓芬】

第22屆牧者研習會現場報導
第22屆牧者研習會現場報導

當人與人之間發生爭執或意見不合時,最怕的就是有「溝」沒有「通」,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人際關係,讓溝通可以有愛無礙?

台灣佳美生命建造協會與以斯拉事奉中心一月9-12日在台中中華電信訓練所舉辦第二十二屆「教會人際關係牧養與管理」牧者研習會,協會創辦人蔡仁松教授與理事長李富華師母分享「傾聽他的心」、「用愛心說誠實話」、「心意更新而變化」與「面對衝突追求和睦」四大面向,幫助牧長同工學習以愛為原則,將聖經教導應用在經營人際關係上。

蔡仁松建議,可以先從改變個人的溝通能力開始做起,進而影響家庭、教會、職場、社區及社會,減少因不良溝通而帶來的誤會與傷害。

用忍耐的愛關懷對方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10日分享「用愛心說誠實話」時,蔡仁松引用箴言廿五章11節提到,用愛心說誠實話是以真誠的心帶出愛與真理,而不是用負面情緒陷入批評論斷。任何人際關係互動都必須以愛為根基,落實「溫暖、同理、尊重」的傾聽原則,對方才會放下防衛,開放真誠地分享,探索更深層的內心世界。

此外,在溝通過程中,透過「自我揭露」的智慧讓陷入困境的人看見盼望,產生改變的信心與動力。他進一步提到,因小事情引發的衝突若不及時去處理,累積太深反而更難溝通化解誤會。倘若對方避不見面或不願溝通,我們仍要用忍耐的愛來關懷對方,最重要的是不讓自己陷入怒氣之中。

「當我們要幫助別人,必須先對付自己的生命。」蔡仁松表示,幫助者不是以特定的身分角色,而是以真誠的自我與對方互動,自己先活出見證才能去影響別人。他觀察,很多牧者傳道都有「俠義騎士」的個性,習慣扮演一個拯救者和大英雄,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身為傳道人就是要隨傳隨到,幾乎是24小時隨時待命,導致有些牧者的家人孩子經常被忽略,延伸出許多家庭問題。

曾經有位牧者的孩子說:「在教會的爸爸不是我爸爸…」,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覺得相當難過。而這也是每位牧者傳道需要自我檢討反思的部分。

學習健康的人際關係

「建設性的直言乃是學習如何真誠地用愛心說誠實話,使自己與他人都能得著自由釋放。」蔡仁松提到,首先必須了解別人的需要,傾聽別人的觀點,以同理心更多了解對方的想法。同時,也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想法、感覺與能力,才能藉著相互溝通達到「雙贏」的結果。

「衝突是人際關係不可避免的事實,特別是在基督徒群體中亦無可倖免!」李富華師母表示,許多衝突都是慢慢累積而來的,面對衝突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溝通,讓雙方都有機會表達各自的想法和感受,從中去找到一個平衡點。

因此,在「面對衝突追求和睦」課程中,幫助牧者同工學習正確處理情緒,建立合宜的溝通橋梁,以真誠平和的方式面對衝突,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李師母也期待各教會牧者可以把這套人際關係課程帶回去教會,建造訓練同工及信徒成為種子師資,進一步在社區開辦講座或課程,實際應用在夫妻、親子、家庭、教會、職場及社區中,讓更多人能夠學習健康的人際關係。

「教會人際關係牧養與管理」牧者研習會2017年其他場次如下:六月12-15日在高雄、九月4-7日在台北舉行。另外,夫妻營時間場次:二月27-28日在高雄、四月3-4日和十月9-10日在台北舉行,詳情可上協會網站查詢。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301732#ixzz4Vueudv6C

新造的人

新造的人 1/1/2017
林後5:17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小時候每逢過年時都很興奮、很期待,但長大後就逐漸失去過年的新鮮感。我甚至會想為何需要有元旦過年,不是每一天都一樣嗎?時間到底是繞圈圈的循環還是一去不復返的直線?雖然四季規律的變化好似支持循環的時間觀或生命觀,有些宗教確實也是抱著生命輪迴的觀點,但是「光陰似箭,一去不復返」卻又很務實地提醒人們生命及時間的直線觀。我於是思想,新年到底新在哪裡?新、舊到底是如何分別?

常常我們會聽到有人說他換了新手機、買了新衣服。這種「新」是指沒見過的樣式或品種。新發明、新發現、新員工的「新」都是這個意思。這種概念好像隱含著新的就是比較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所以要汰舊換新。特別在現代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裡,用完即丟是主流思維。將此概念廣義化之後,會變成無情的競爭、淘汰。老人、經驗在這種世代是比較沒價值的。

可是換個角度想,我們看到一些維修極好的家具、車子或房舍,我們會說這好像新的一樣!這種「新」的概念指的是保持像原有的一樣。當我們說家具、車子或房子「舊」了,指的是它損傷、損壞或失去功能。當它被修護,恢復原來的狀態及功能,就恢復成新的。這種概念幾乎就是近代推行的環保、永續經營的觀念。

我用此「舊是受傷,新是恢復」的概念來理解聖經的文字,原本不易解釋的經文頓時豁然開朗。例如對於經文「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我的體會如下。聖經中的「罪」指的是任何會帶來自己或別人傷害的作為。所以傷痕累累的「舊」就是「罪」的結果,不過耶穌基督帶來醫治,讓人的生命恢復健康、恢復完全、恢復當時新造時完整無缺的狀態。也因為耶穌基督是生命的源頭,所以只有在基督裡才有醫治與恢復。當人很健康,沒有傷痛,自然會很喜樂。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醫治、恢復您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成為「新造的人」!

佳美協會:使命是幫助眾教會建造會友,落實聖經的生活應用!

有愛才有家

有愛才有家 2016/12
提前5:8 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

台灣最近因立法院在公民都不明究裡之下一讀通過民法972條的「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修改成「…由雙方…」,引起大眾擔心家庭制度因根本定義的改動而將瓦解,造成不可逆轉、無法補救的災難,所以群起抗議。這已逐漸演變成為宗教信仰、黨派、世代的衝突。學生們很關心此議題,還特別找我討論,希望了解我的看法。

這幾年有研究指出現代人是屬於「後真相」(Post-truth)的世代,不相信傳統、權威,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經歷、感受的。以前的世代,資訊取得不易,所以有言說,知識就是權力、財富。但現代人因網路發達,資訊的取得變成成本很低而且很透明、公開。所以過往得勢的政權無法再靠著箝制言論自由支撐既得利益,因而各國傳統政權近幾年幾乎一一被推翻更新。不過因網路大數據,客製化的卓越技術,在言論自由的同時反而強化了人們的偏見。網路公司會偵測使用者的偏好,然後餵給配合個人口味的資訊。快速的資訊傳遞,有時反而造成偏頗、不實的操弄。另外是,常常一件事傳播到最後,變成所討論的不是事件的事實本身,反而是當中個人的評論與看法。

至於我們受基礎研究訓練的人,很重視問題一定要回到本質來討論才會有解;否則僅在表面打轉,一定無解。現在各界討論的關鍵點似乎在於什麼才是一個家組成的要素。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各國、各族傳統上都是以血緣關係來定義「家」。但這次的爭論是有人認為應以「愛」為定義,所以不一定要一男一女才能「結婚成家」。我事實上很同意家庭一定要有愛,否則只是盲目、隨意的婚姻,可能是痛苦、災難的開始。有感於此,我與師母才會成立佳美協會專注於人際關係以及家庭關係的教導。不過回到問題重點是,即使婚姻改成不限一男一女,而只要是雙方即可,這樣也無法保證會有「愛」。事實上「愛」是很抽象、包含多層面,是每個人 (或是全體人類) 需一輩子不斷體會、學習、成長的功課,而絕非口頭說說,或誓言可以保證的。基督教信仰甚至認為人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愛別人,只有體會上帝無條件的愛,個人生命願意改變才會逐漸知道如何愛人。所以我的看法是,隨便改變成任何性別的兩人就可以結婚的法律根本無法達成家庭要有愛的真正訴求。

此外,傳統的家庭有傳宗接代的功能與責任,而生育在生理上一定需要卵子與精子的結合而且在媽媽的子宮內孕育而成,所以傳宗接代一定需藉著男女結合,反之同性婚姻絕無法自然生育,因而傳統觀念強調性關係只限於夫妻。雖然現代因「科技進步」可以製造試管嬰兒,甚至clone (刻隆),但畢竟這些皆非藉由自然結合產生的。收養當然也是一種方法,不過是不得以的救濟方法。我認為若可以,一定要由親生父母能用完全的愛來照顧養育孩子才會較健康。不是光將嬰兒生下來,家庭很重要的責任是養育教導下一代成為健康快樂能獨當一面的世代。

談到生育,一定需討論性關係的問題。這有幾個層面。第一,性關係是否一定與生殖有關。以我有限的知識了解一般動物的性關係只限於發春期,但人類的性關係不限於特定季節,總之生育一定要透過性關係才會發生。不過現代避孕方法很多,逐漸變成性關係與生育沒有絕對關係。所以這就引發第二個問題,性關係若可以與生育無關,那麼是否可以獨立於婚姻之外。其實嚴格說,與異性的性關係絕不可能與生育完全無關,除了少數天生無法生育者,一般人只是借用避孕藥物或甚至墮胎,也就是用人為的方式強迫斷絕與生育的關係而已。所以這問題變成比較是心理層面的問題:「性關係」是否需要有「真愛」為基礎,有固定的對象,始終如一?我的觀察是,不管自己如何,絕大多數的人都期待對方忠心。當配偶劈腿(背叛、不忠心)時,當事者情緒常受極深的傷害,父母離異對子女通常有深遠的破壞力。所以若要家庭有平安、喜樂,忠心的婚姻是不可少的要素。

再來是,同性可不可以有性關係?我個人是傾向用工程師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通常我們若需要設計不同型式的工具,應該各有個別的目的與功能,否則一種設計就好。例如鐵鎚與釘子各有不同功能,無法把釘子當鐵鎚用,反之亦不可,所以就有兩種不同的工具。人很明顯地有男女兩性的差別,例如男子沒有子宮無法懷胎,性器官亦完全不同。所以從生理結構上看,性關係應無庸置疑的是屬於男女雙方。但事實上若要達到性關係類似的興奮反應,技術上似乎真的不需異性,或甚至不需人涉入。但這變成是討論性慾的問題而非性關係了。

討論性慾就需討論這是否為「天賦人權」的問題。人權的基本定義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而政府有義務保障基本人權。無可置疑的,性是上帝創造每一個人的一部分,聖經甚至有一整本「雅歌」書描述男女的愛情。但人類各族的歷史中也一直對性有嚴格規範,原因不外乎性對於家庭關係甚至人與人的關係都有深遠的影響。現代社會對於性騷擾、性侵犯也非常嚴格禁止,主要是不能侵犯到別人。所以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不傷害別人及自己的原則下的發展。這就像每個人都想要能開車自由地到各處去,但開車需要有執照,遵循交通規則,才不會發生車禍造成人己受傷。同樣的,「性」也需要有正確的學習,及適當規範的遵守,才不會發生一堆「車禍」。至於小孩子的性觀念應何時教、如何教導?我個人其實很有興趣花時間研究此議題,因我認為家庭與婚姻是整個社會安定、幸福、快樂最重要的基礎。不過,我會比較主張更重視如何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學習,更勝於性教育的技術性教導。

至於性平的問題,我覺得重點是在學校、職場、薪水、升等…不要有性別歧視,特別不要有過去重男輕女的偏見。但我感覺現在整個同志運動訴求「人人可以自由的選擇性別」是太過偏激了。特別看到一個朋友的女兒為了成為「男人」竟然將乳房、子宮割掉,打男性賀爾蒙,整個人變成很錯亂的一個人,我內心非常沉痛。有個寓言故事說,某個國王生了一個天生跛腿的兒子,竟下令全國所有的人包括新生兒都要將腿打跛,以示公平。從此這個國家的人,若沒有跛腿反而是異類會被恥笑。如此以人為的方式造成的平等,反而是大災難。

我的認知是,一個能完全接納真正的自己才是真實健康有信心的人。真正的平等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很健康、有信心的面對自己及別人,而不是強迫自己改變和別人一樣。身為女人不可恥,身為台灣人也不可恥,身為矮子也不可恥,身有障礙者也不可恥。我相信若上帝如此造我,祂必負全責。我應昂然挺胸,活出光彩、榮耀的一生。當然,一個健康的社會必能顧念身障者的需要,打造友善的環境。

我相信我對同性戀者沒有偏見,因我周遭許多同性戀者會找我談心理的問題,不會怕和我談,雖然每次談完我自己都覺得很沉重。到目前為止,以我有限的經驗,還沒碰過真正天生同性戀者。幾乎所有的都是源於不快樂、缺乏愛的原生家庭。所以關鍵是家庭缺乏愛,人與人之間缺乏愛。耶穌要人彼此相愛,顯然是看到人類最深的問題。

現代人享受很多新科技的便利,但也承受許多痛苦的副作用。例如農藥的濫用造成環境汙染,導致癌症患者人數不斷升高。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氣候極端變遷…。我們逐漸發現,人類長久歷史驗證過的生活方式雖然保守,但卻是安全有道理的。隨便的改變是一時之間,但痛苦的後果可能是許多的世代需要承受的。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良知與智慧,為自己和將來的世代著想。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有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

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教

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教 11/1/2016
申6:7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某國際知名的國民車製造大廠,數年來品質一直拉不起來。新任的執行長試過許多做法都無改善。某日他與員工閒聊時才警覺到自家公司主管都不開公司生產的國民車,所以對於品質問題沒有切身之痛。發現問題後,他開始要求所有主管都一定要開公司生產的車子後,品質才急速改善。從這個案的學習是:若自己公司的員工都不願意或不敢用自家的產品,那不管公司過去多成功,必敗無疑。

我想用這個車廠品質改善的案例來討論本地高等教育應如何改善的問題。最近一些朋友很關切教育問題。主要是感受到本地競爭力在國際化的潮流中好似逐漸被邊緣化。大家都茫茫然,提不出具體作為。有人主張應多鼓勵年輕人出國留學,認為整體水平自然就會提升。雖然我自己也留學過,也確實於整體過程中受惠深刻。但我總認為一個國家若無法培育自己的人才,就像一個家庭無能養育自己的孩子一般,一定不可能健壯、強盛、永續經營。更可怕的是若我們的學校老師都不敢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教的學校就讀,那這個社會一定很沒希望。其實我曾非正式的詢問過許多大學教授及業界老闆,幾乎全部都希望孩子出國受教育。這種對本地教育缺乏信心的警訊點出了當今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其實用不著推這個、推那個零零碎碎的教育改善計畫。一旦心態對了,大家自然就會找出對的做法,一切就會開始對了。當所有的人都以自己以及子女能在本地受教育為榮(當然其中也鼓勵到國外有交換學生的經驗),那這社區、國家必將昌盛、壯大;反之,必將衰亡。

聖經要求所有的父母從小就要親自殷勤教導孩子,讓他們到老也不偏離。難怪猶太人號稱是全世界最早實施普及教育的民族,事實上從猶太人在全世界高等教育、金融、科研、諾貝爾獎、創業,等等的成就,無一不證實世代培育、傳承所帶出的恩典與祝福。所以請對自己說:自己的孩子要自己教!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有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

做我能做的

做我能做的 10/1/2016
箴16:3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

最近悟出一超簡單的真理:「我能做的就是我能做的,我不能做的就是我不能做的。」這看來像理所當然的一句話,卻常是許多人因為無法認清或劃清能不能的界線而活得很辛苦、痛苦的原因。

想想看,若老是想做那不能做的,一定一事無成而很挫折。例如,我無法要求別人不能生氣或不能評論我。雖然我很不喜歡別人大吼大叫或說刺傷我的話,但問題是我不是他,我無法控制他不講話或只說我想聽的話。所以若一直期待、要求或斥責、壓制對方,通常只會引發衝突­,而後,無力感的挫折常造成易怒或易憂鬱的個性。不過,這意思不是說放任事情惡化,而是做我們能做的事。例如,我可以學習有效的溝通方法,學習健康的界線,我可以建立自己的信心。一個相對健康的人比較能抵擋病菌的攻擊,所以重點是讓自己更健康,並改善環境讓細菌不易生存,而不是浪費時間對細菌生氣或責怪細菌。

另一個很重要的信念是要相信沒有人故意想把事情搞砸,只是受傷的人容易傷害人。不是對方故意要傷害你,可能只是不知如何溝通、表達,或是過去生命的傷痕不小心被觸動而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的反應。當然,有時確實會有故意作對的人,但細究之下常是非一日之寒的三尺冰凍。通常是第一次誤會的相遇,彼此無知的傷害造成之後更深的互相傷害。回到起初,若能當下化解衝突、避免誤會,就不會有之後的互相傷害。所以預防式的保健作法比之後曠日廢時的治療更經濟有效。

師母很早就發現我若放輕鬆,不要在意別人的批評或看法,我會變得幽默機智,很好相處。顯然是因為過度期待別人有特定的表現時,自己會被綑綁住而身陷其中。分別清楚能、不能的界線確實幫助我更自由、釋放、喜樂。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有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

佳美協會:使命是幫助眾教會建造會友,落實聖經的生活應用!

真的不可離婚嗎

真的不可離婚嗎? 9/1/2016
馬可福音10:9 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最近有人問我一個挑戰的問題。有位先生與基督徒的妻子結婚數年,但兩人相處一直很不快樂。先生接觸某類的內在療癒後,體悟要放下、原諒。之後雖然釋懷,不再怨懟妻子,但轉而希望離婚以解除枷鎖,甚至願意放棄所有財產並承諾照顧妻子。但作為基督徒的妻子堅持基督教信仰而不同意離婚。這位先生早年曾受洗,也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不喜歡教條的束縛。如今更質疑為何基督信仰是如此教條式的壓抑個人性靈自由與自主的選擇。他亟欲在孩子長大後出家,以解除這樣佔有性的情感。所以提的問題是,為何基督徒好像沒有自主權,都被教條綑綁住?為何愛人類、願意賜福予人的上帝要用死板的教條來綑綁靈魂?

這個提問觸及了基督教信仰幾個很核心的問題。聖經上確實有說「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馬可福音10:9 )因為上帝很重視婚姻,甚至用夫妻關係比擬人與神的關係。第一個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婚姻關係。所有的家人彼此都有血緣關係,但只有夫妻沒有。可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婚姻關係卻比有血緣關係的關係有更親密深入的關係。使徒保羅說婚姻關係是一種奧秘。

至於不主張離婚的基督信仰是否是「死板的教條」?我較傾向用「紅綠燈」(交通號誌)做類比。現代文明社會也要求大家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否闖紅燈一定會出車禍,倒也不盡然。可是我們不能說民主台灣為何有「紅綠燈」這種綑綁自由的教條,應該讓人自主決定如何過馬路。實際上之所以沒有人會反對遵守紅綠燈的主要原因是一旦發生車禍,代價很高,不是任何人願意承受的。

同理,婚姻關係在基督信仰裡也是類似的看法。雖然並不是每個離婚的都有問題,但一旦離婚發生,對彼此、對兒女傷害的機率及代價都很高。事實上我在清大教書的這幾年發現需要輔導的學生幾乎都是因為父母離異或感情不睦造成的。而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學生的比例明顯有逐年攀升的現象。原因很可能是整個社會離婚的比例也一直在攀升中。

事實上,基督信仰的真諦是要人去面對人生真正的問題。而人最真實、最深的問題通常會在婚姻中顯現(其實問題本來就存在),因為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以婚姻關係最親密、最難遮掩。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當我們能真實地、勇敢地面對並勝過,才能體驗基督徒所謂的「重生」得勝的喜樂。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有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

保養顧惜

保養顧惜 8/1/2016
弗5:29a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

自從兩個月前認知長期的背痛問題源於多年的姿勢不良,決心好好了解人體筋骨結構,認真做復健運動。好消息是,持之以恆之後,長年的問題竟一一消失。

我雖然平日生活規律,飲食清淡也有定時運動,但發現只偏重飲食及血氧運動,忽略了脊骨相關的調整運動。現代人的工作性質常偏某些單一動作或姿勢,造成只有特定肌肉會被使用,而有一些肌肉幾乎沒用到而逐漸萎縮。特別是像我這種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不自覺的很少用到腹背肌而致萎縮卻不自知,以至於無法支撐健康的脊椎直立。加上疲憊時很容易誤用了脊骨的彈性,形成不良的坐姿、站姿造成錯位或椎間盤突出擠壓到神經,才造成胸悶、背痛、坐骨神經痛…。

坊間有許多復健體操的資訊。我是到圖書館借書及查閱網路上的教學影片,然後整理一個電子檔,方便自己複習重點。不過了解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恆心加耐心的運動。我剛開始的幾個禮拜,幾乎感覺不到進步,很令人灰心。但因相信書上說的要長期不斷的做才有效,就憑傻勁做到第四週才感受到效果。第一個是胸悶消失了,頓然心肺舒暢非凡。再來是坐骨神經痛明顯減緩,然後是背痛也逐漸舒緩。這些進步讓我很受鼓勵,相信持之以恆,不只原有問題都要解決,還會更健康。

不過,我發現除了表象的運動之外,更重要的是從源頭解決問題。有一個亞歷山大方法教導如何將健康姿勢建立成從內心發出的自然習慣。另外有一位枸克黑爾(Gokhale)女士研發一套方法教導或立或行或坐或睡,不只保持脊椎挺直,甚至讓脊椎健康伸展。我個人試做,發覺很有建設性的幫助。

聖經提醒我們身心靈都要健康。希望這分享幫助你有更平衡健康的生活。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有健康的生命,喜樂的心靈!

佳美協會:使命是幫助眾教會建造會友,落實聖經的生活應用!

分享生命

分享生命 7/1/2016
徒20:35b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日前到台南參觀久仰許久的奇美博物館時巧遇年將近90歲的許文龍先生,也就是博物館捐贈人。看到台灣竟然有如此豐富、世界級水準的收藏,而能慷慨無私與大家分享已經感動不已,更慶幸能親身見到許先生。和他閒聊(他主要講台語),看到他謙和的態度(他竟道歉說身上沒有名片給我),我內心由衷佩服這位值得尊敬的台灣人。他的理想就是讓藝術、音樂、文化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他曾說「企業無法永遠存在,但博物館與醫院可以。」他雖然也是很成功的企業家,但他的理念、氣度與品格遠遠超越一般生意人。

最近新聞,英國脫歐、空姐罷工、年金改革…許多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說穿了就是大家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之前看過許先生的傳記,提到他幸福企業的理念:「公司的目的是讓人幸福,幸福一定要有錢。所以賺錢的目的是為了幸福,不是為了錢。」所以他甚至借錢給員工買股份成為股東一起分潤,企業賺錢時竟退錢給客戶。我那時還在想,會不會如大部分坊間的傳記一般,過度神化他了。不過回台這些年,不斷見證他所做的事,就更加佩服他。他收集了上千把世界有名的小提琴,而經常無償的借給許多音樂家演奏用。最近柴可夫斯基大賽獲得首獎替台灣爭光的20歲小提琴家曾宇謙就是借用奇美的琴。另外,他積極推廣曼陀林,甚至免費提供曼陀林給台南市民練習用。許多台南的親人因而開始學習,而今樂團經常到處表演。

如今站在此外觀有如歐洲宮殿,收藏及豐富的奇美博物館,感受到一個真正有豐盛生命的人是一個願意與人分享生命,讓別人也能擁有豐盛生命的人。

台南奇美博物館正面照

 

與許文龍先生奇美博物館內合照留念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的生命有根有基,喜樂無限!

佳美協會:使命是幫助眾教會建造會友,落實聖經的生活應用!

正向健康醫學

正向健康醫學 6/1/2016
詩139:14a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

因兒子五月南加大碩士畢業,我搭飛機十數小時跨越太平洋參加畢業典禮支持他。但長時間的舟車勞頓,背部產生久久揮之不去的痛感。其實我的背痛、坐骨神經痛一直隱約在那裡,只是我平常很規律地運動所以就不太感受到問題。當時在兒子的書房剛好看到一本討論背痛自療法,主張正向健康醫學的書,便拿來仔細閱讀,啟發了我很多新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須承認年紀越大,越覺得人要極謙卑。雖然我有博士學位,但真的是學海無涯,詳讀書中解析脊椎的構造以及問題發生的可能原因,才發現自己對人體的構造非常無知,但也更深體會到上帝創造的奇妙可畏。書上強調:若只處理表面症狀而沒處理根源問題,問題就會不斷跑回來;所以人應該學習如何從根本就活得健康。

以前試過醫師給的肌肉鬆弛劑,老實說,服藥後馬上覺得全身舒暢,但問題是沒吃藥痛就回來。也試過復健師抓住脖子或按住肩膀、大腿喀一聲,當下舒服了但之後還是得回來再喬,因為根源問題沒解決。這也就是現行強調病理研究、針對症狀治療的西方醫學。雖然現代醫學對急症、症狀消除非常有效,但整個文化變成關心的是生病現象,反而將生病當成是正常的。所以常常破壞性的手術或藥物治療是暫時解除病症,但整體結構反而加速「老化」。相反的,正向健康醫學強調要先知道什麼是健康,然後好好活出健康,平日就注意維護健康的工作,將每一根螺絲都鎖緊,以免因小問題引發不可收拾的大問題。

人體各部位都是極精細、巧妙的創造,神奇、智慧的筋骨肌肉結構讓人類能完成從精細到繁重耗費體力的各式工作。有趣的是人體的構造似乎是按照上帝所說的「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世紀3:19),也就是人需要從事體力的活動才會活得好。人體大約有650條骨骼肌,每一條都需要適當使用才會保持健康。任何一塊肌肉不使用或過度使用,都會產生問題。但現代文明造成人類生活習慣急遽改變,新的行為習慣,例如低頭滑手機、伏案工作等,過長時間保持單一、單邊、不對稱的姿勢,造成部分肌肉過度使用變成僵硬、沒彈性或沒使用而變成軟弱無支撐力。因為脊椎、骨頭主要是受肌肉支持、牽動的,當肌肉失常時人的筋骨就會變形,特別是負載人體主要神經系統的脊椎若變形而傷到神經就會令人痛苦不堪。

所以所有脊背的問題,都要從強壯肌肉的健康開始。好消息是,人體是上帝智慧的創造,若抓住根本的結構原理,正確、持之以恆的運動肌肉就可以恢復並保持脊椎健康。令我很受鼓勵的是看到一位弟兄曾從高處掉下幾乎全身摔爛,但因有恆的鍛鍊復健運動,現在很健康、健壯的到處分享正向健康醫學。我決定現在開始鍛鍊正向健康運動,希望很快地能向大家分享背痛根除的好消息。

親愛的朋友,願上帝保守、恩待您,願您的生命有根有基,喜樂無限!

佳美協會:使命是幫助眾教會建造會友,落實聖經的生活應用!

其他代禱事項:

1. 6/11 新竹純福音講道

2. 6/16 工研院愛兒社分享

3. 7/17 新竹台福講道

4. 8/14 板橋浸信會講道

5. 8/21 喜樂城靈糧堂講道

6. 8/27~28 嘉義水上教會[101傾聽他的心]

7. 8/29~9/1 第20屆教會人際關係牧理牧者研習營[高雄]

8. 9/3~4 台南錫安堂人際關係研習營

9. 9/5~8 第21屆教會人際關係牧理牧者研習營[台北]

10. 9/15~16 第3屆佳美幸福夫妻營

11. 11/6 板橋貴格會五褔教會講道

12. 11/13 雙和基督之家講道

13. 11/13 景美禮拜堂[夫妻相處之道]

14. 1/9~12 第22屆教會人際關係牧理牧者研習營[台中]

15. 2/27~28 第4屆佳美幸福夫妻營

16. 4/3~4 第5屆佳美幸福夫妻營

17. 6/12~15 第23屆教會人際關係牧理牧者研習營[高雄]

18. 9/4~7 第24屆教會人際關係牧理牧者研習營[台北]

19. 10/9~10 第6屆佳美幸福夫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