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vs. GLS+ 第七堂 領袖最危險的錯誤

第七堂~領袖最危險的錯誤
領袖最危險的錯誤是什麼?你心裡的答案是什麼?你曾經經歷過或觀察到的,你有發現是什麼嗎?除了派翠克跟我們分享的之外,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的答案。
很有趣的是,派翠克告訴我們,謙卑是耶穌發明的,而耶穌就是僕人式領導的最佳典範,而謙卑的相反正是驕傲,同時也是派翠克想要提醒我們,領袖最危險的錯誤正是驕傲,而展現出來的行為可能像是:因為錯誤動機而成為領袖、無法敞開自己的軟弱、過分強調領導而排擠了自己更重要的職分。好深刻的提醒,但也同時讓讀書會的學員們感到挑戰,這僕人式的領導要如何展現在生活上、職場上、家庭裡呢?特別是在你強我弱的職場上,僕人式的領導適用嗎?
有個姐妹分享『兄弟相愛撼江河』的故事,正告訴我們僕人式的領導過程並不愉快,最終的結果是英國不流一滴血汗的解放了黑奴,但實際上主導這場不流血的戰爭,卻是箭靶中的紅心,36年來飽受攻擊與謾罵,也對自我形象和價值,以及正在努力的事上給予了很大的挑戰,是多大的決心和長久的毅力才能堅持到最後。
謙卑的僕人式領導,沒辦法一蹴可幾,除了我們自身不斷地自省和調整之外,也需要時間來印證,就像是之前在『選擇卓越』中柯林斯給我們的鼓勵,在我們的一生中,不用多,但要成就一件卓越(有影響力)與持久的美事,並且要傳承下去。
而自身不斷地自省和調整,在人的面前敞開自己的軟弱,這換句白話文來說,當別人當著我們的面指正我們哪裡沒做好時,我們捫心自問能不能有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其他人的批評呢?這或許就是我們調整自我的好機會,也讓我們打開耳朵,謙卑的聽聽別人給我們的反饋吧!
想來,謙卑的僕人式領導一點都不容易,雖然我們沒辦法說我們已經學會了,但我們可以一起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吧!

讀書會 vs. GLS+ 第六堂:白色空間

Whitespace,白色空間,就是一個策略性的暫停,強迫自己停下來~~
很有趣的是,作者芳特提醒著我們,哪些時間要空下來,才不會被小偷偷走時間,導致過勞;但哪些事情要塞進去我們的時間表,以免我們沒做將來會懊悔。哪些事情要拿掉,哪些事情要放進去,完全是一場對自己優先次序的考驗,再次呼應了『與成功有約』裡的『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這兩個重要的習慣,也再次幫助我們更深去認識自己,重新思考『忙碌』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是不是我們反倒把安全感建築在『忙碌』之上呢?
芳特提到了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一個媽媽沒有參加先生和女兒的兜風旅行,沒想到兩天後先生卻過世了,她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沒有和他們一起去兜風』,這也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我們如何避免懊悔?學員提到一個絕佳的思維『當你只剩一個月的生命,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另一個學員提及,我們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就表達愛,而不是特定的時機;也有學員提到,學習專注、留意在每個時刻,也不把各種事情交雜在同一個時間點,懂得選擇也懂得放棄,是不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懊悔呢?

每月通訊-輪流當猶太人

6:26a 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

有一次讀到一篇文章,討論為何以色列在不友善國家四圍環繞的情況下,不只幾乎屢戰屢勝,經濟還能蓬勃發展,作者歸納關鍵原因在於直言敢諫,有話直說的文化。主要是直接了當指出問題點才能在戰場上迅速反應,避免錯誤的發生。這種直來直往的文化,很適合生死搏鬥非贏不可的生存之道。

但相對而言,歐美文化較強調雙贏,而台灣、日本的文化強調婉轉、和諧,只是很多事情經過不斷的公聽會、討論再討論,常常最後就不了了之,沒有結論。我曾經參加,也主持過許多會議,發現「以和為貴」的文化真的很普遍,大多數人發言都小心翼翼,深怕會得罪他人,以至於常常聽不出來真正想表達的意思。特別是一些很奇怪的提案,很明顯的可能是為某些利益團體或個人提出來的,可是一旦提出來了,大家就不願意公開質問當壞人,不過私下個別問的話都會有意見。

當然,也有人羨慕專制文化,一聲令下,整個城說封就封,說拆就拆,說建就建,好像很有效率,但這種專制文化的高效率,一旦決策錯誤,副作用非常可怕。所謂苛政猛於虎,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就是近代最鮮明難忘的例子。

顯然每一種文化都有優點與缺點,只是我個人對專制文化是敬而遠之。不過老實說,雖然很羨慕以色人的效率,但和他們相處總是有被釘十字架的感覺真是不好受。日本人彬彬有禮讓人很舒服,但討論事情的回應都是「是卻不是真的是」,決定的步調之慢,也是挑戰。

所以我認真思考是否能夠設計一個好的方法,融合和諧雙贏與直言不諱的兩種看似矛盾的文化,讓團隊能夠敏銳察覺問題,避免錯誤,但也能有和諧的團隊關係。有一次看到一本書,提到「沒有反對意見的會議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會議當然一定要有決議,而且之後要執行才會有意義,但絕不應該是「蓋橡皮圖章」的形式會議。除了決議以外,會議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讓各方的意見、看法能匯集與討論,讓決議能夠更周全,避免盲點與問題,提高執行的成功率。但是過度和諧的會議常隱含沒有顯露的盲點。

於是我應用「六頂帽子」的「戴帽子」原理,教學生們在他們的會議中,輪流指定一個人當「猶太人」。這個「猶太人」的任務就是專門提出反對意見,若提不出反對意見的人基本上就不適合成為團隊的一員。「輪流」的用意很重要,才能避免每次都是少數幾個人在唱反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對立。每個人都能輪流「唱反調」,不是特定的人,就會慢慢形塑透明敞開的會議文化。當大家習慣了,而且漸漸體會到不同意見可以幫助更有效地做好決定,整體社會的效率就會大幅提升。

這個猶太人會議方法非常有果效,我很推薦你用力試試看!

協會消息:

l   佳美網路學校提供完整人際係課程,歡迎個人或教會小組註冊學習。詳情請參考:https://reurl.cc/V67RYb

l   徵求各地教會、機構夥伴共同舉辦佳美營會。

l   歡迎點閱蔡教授的YouTube影片:shorturl.at/mFLZ4

l   蔡教授、師母很樂意到教會分享佳美異象及課程或講道,歡迎安排。

其他代禱事項:

1.      7/3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2.      7/10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3.      8/7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4.      8/21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5.      9/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6.      9/11           板橋仁愛浸信會講道

7.      10/2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8.      11/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9.      12/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0.   12/11         台中健行教會講道

佳美讀書會 vs. GLS+:第五堂 乘法領袖

領導力還要算數學?還要加減乘除?
第五堂課『乘法領袖』一開始做的調查就讓我們心有戚戚焉,我們回顧過去的經歷中,的確有那種人,我們光是待在他眼前,就會感到烏雲罩頂、壓力沮喪,認為自己很笨、沒有能力?這就是除法領袖帶來的除法效益;但也有另一種人,在他面前我們就自信心爆表,好像做什麼都自帶光芒,感覺活力十足,認為自己真的還蠻不錯、很有能力與貢獻,這就是乘法領袖挖掘出我們內在的潛力。
但不僅於此,講員懷茲帶出更深入的話題,就是讓我們自我檢視,自己是不是因為太想把事情做好,無意間也成了六種『意外的除法領袖』的其中之一,這說別人好說,自我檢視就真的挺不容易的,有個學員打趣的說到一個經歷,發現自己在整個過程中,因為太喜歡某個朋友,太想幫助她,結果這六種『意外的除法領袖』全都賓果!
有個學員回應了一個金句,『人的行為不會自動變好。』當發現自己意外成了除法領袖,既然發現了,就要自己試著盡力扭轉過來,試著去調整自己的作為。
我們不但學習當一個乘法領袖,但回歸到自己的生命中,無論是遇到乘法還是除法領袖,我們都能不斷地自我檢視,更新自己的心思意念,學習不受到除法領袖的影響,用自己的步調慢慢學習成長!
祝福大家在領導的加減乘除數學題裡,可以收穫豐富~

讀書會 vs. GLS+:第四堂『選擇卓越』

讀書會來到第四堂『選擇卓越』,這堂課是暢銷書作者『A到A+』柯林斯來跟我們分享卓越的關鍵要素。
演講中舉了一個例子南極的『兩隻探險隊』來說明,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在『20哩行進法則』裡,讓我們不斷反思現在生活中,哪些想要去做卻遲遲無法前進的事,這在讀書會中引起了很深入的探討。
有學員分享到過去學習琴的經驗,老師說要每天練習15分鐘,而不是一週練一小時。但也提及想學的好多,人的時間精力卻是很有限,在決定投入20哩行進之前,需要先篩選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看大家都有的,要把力氣花在最重要的事上,實在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也有另一個學員提及,累了想休息,卻不知道自己是偷懶,還是真的累,再不休息就像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的駱駝。的確,這的確是個難題,關鍵是在於我們對於自己的深入認識,每個人的狀況也都有所不同,也不是一個答案就可以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有個學員給了一個蠻好的提醒,自認為該休息就休息,『不要退回原點即可』;也有另一個學員在其他的書上找到了答案,『至少做到A,不要超過B』,同樣的一個例子在另一本書上也被拿來討論,但強調的是,不要超過20哩路,穩定的前進之虞,要確保有充分的休息。
柯林斯也鼓勵我們,在我們的一生中,不用多,但要成就一件卓越(有影響力)與持久的美事,並且要傳承下去,非常棒的結論。
但如果沒辦法堅持下去怎麼辦?我們找兩三個人一起做吧!

佳美讀書會 vs. GLS+:精通六個影響源

讀書會第三堂:精通六個影響源 by喬瑟夫・葛瑞尼(Joseph Grenny)

看完影片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好難啊!』,因為我們原有的框架被拓寬了,我們要一起來燒腦,現在需要更多的創意發想來突破~
講員提供了一個動機、能力與個人、社會、和組織所組成的2X3架構,幫助我們去思考幫助別人時,要多管齊下的展開,這給我們一個當頭棒喝,原來我們思考如何去幫助一個人時,常常都只用了一個單一簡單的方法,多學員在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時,竟也能套用在這個架構中,多管齊下的方法能增加10倍的成功機率,打破架構。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有時候要影響一個人,可能需要先改善他的能力,再加強他的動機,避免他們雖然有動機、卻沒有技能,可能會造成更深的挫折感。
講員開了我們的眼界,但我們也同時討論到一個問題,當一個人不願意改變,沒有一點點動機要改變自己,只想著別人改變時,或許我們需要加一個選項,叫做『耐心等待』,在等待期間,做我們能做的,就是以同理心常常陪伴關心,以鼓勵取代指責,以禱告取代焦慮,即便這個人是我們最親愛、最關心的家人,我們也很迫切的想要幫助他,但是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一起發揮創意的同時,我們也一起培養耐心。

每月通訊-智慧或盲目的群眾?

約8:45 我將真理告訴你們,你們就因此不信我。

前幾天有位姐妹主日分享時,挑戰大家去思考社會上普遍發生的「從眾」問題(參考https://youtu.be/TzHdUP6S220,也稱之為群體迷思)。結果很震驚的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承認會如同影片中的人跟隨群眾無理性的行為。這深層的原因是,人常因害怕不合群會被孤立,也就是同儕壓力,而跟隨周遭群體的行為、想法或說法,形成共同的「文化」,來強化自己是屬於「正確的一群」。這些「共同」的觀點、意見或信念基本上不見得有道理,卻是「主觀的正確」,因此通常不會接受質疑或不同意見,有時甚至會產生霸凌或強迫的現象。

不過從眾行為不一定是不好的,例如開車都走右邊而形成交通規則,是一種好的從眾行為,讓社會行為安全。「從眾」也幫助孩童向父母及其他成人學習生活、處事態度,而快速適應社會,當然這是假設成人是健康的,否則孩子會學到壞習慣。例如我的孫女剛上幼稚園時,一開始學到的是老師很兇的講話方式,讓我嚇一大跳。從眾行為產生不成文,不必明說,大家就會遵循的社會規範,讓社會運作有效率,避免秩序的破壞。

用台灣話西瓜偎大邊來比喻「從眾」的現象也極貼切。人習慣性的會往多數的一邊靠,因而有所謂「沉默的放大循環」的問題。因為當人覺得自己的觀點是社會少數,常就噤聲不說;但若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則會放心說出來。越多人表達就更強化「多數」,於是少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小,多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形成放大循環。例如,選舉中常見到政客會利用此現象,收買網紅、名嘴,操弄出「多數」的假象或所謂的「聲量」或「風向」,引導選民因從眾效應,投票給社群媒體造勢成很可能勝出的自己,從而增加勝出之機會。

還有一種現象是「誤認相反多數」。有時人會誤以為大多數的意見和自己相反(但事實上私下是相同的),於是表面支持和自己相反的意見。例如,一個年輕人其實不喜歡喝酒,但以為做業務員的都喜歡喝酒,而害怕被排斥,所以還主動邀大家喝酒。但沒想到大部分業務員其實一樣不喜歡喝酒。這造成下班後不敢回家而相邀去喝酒的社會風氣,大家都很痛苦,可是沒人敢拒絕。

另一種是現象是,誤以為多數的意見和自己相同(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反對),因而大膽放心宣揚自己的意見。也有人是敢講就會贏的觀念。例如前一陣在歐美新冠病毒大流行時,有人認為只有生病才需要戴口罩,而且到處大聲說,造成像是多數的假象。直到許多人確診死亡,加上亞洲國家普遍強制戴口罩使得病毒得以控制,才讓真相浮現,人們才開始說其實原本是接受戴口罩的。

這讓我反省許多時代流行的理論(多數的想法?)常常後來證明是錯誤的。最近的例子就是「全球化」的觀念,在二十年前被奉為真理,哪個政府不推動「全球化」幾乎就被民眾唾棄。企業也是全力、全速部署全球化。可是當這幾年新冠病毒加上烏俄戰爭證明了「全球化」的極脆弱性,現在大家都改成重視永續經營。

聖經的教導是,隨從真理,而不是隨從大眾,不要盲目的追隨世上的小學(流行),「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前5:21)。堅守真理的先知要有不怕孤獨的勇氣,要分別為聖,成為光照亮社會。耶穌甚至明白的鼓勵我們不要怕成為少數族群,祂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12:32)不過我的經驗中,「堅持」不一定是「對抗」,耶穌教我們要「靈巧像蛇」(太10:16),遇到狂風暴雨時,適當的做法是在山洞裡安靜等候,但風雨過去後還是堅定的往目標前行。不過,當遇到沒有山洞可以遮蔽的狀況,這時也就不畏懼的勇敢面對。也就是說,不用自己找十字架來證明自己,但要有不怕為真理被釘十字架的勇氣。

聖經令我最感動的是教導我們要照顧孤兒、寡婦、窮人,也就是為少數族群發聲。上帝要「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這才是使社會和諧的真理。願你也加入這個堅持!

協會消息:
1.佳美網路學校提供完整人際係課程,歡迎個人或教會小組註冊學習。詳情請參考:https://reurl.cc/V67RYb
2.徵求各地教會、機構夥伴共同舉辦佳美營會。
3.歡迎點閱蔡教授的YouTube影片:shorturl.at/mFLZ4
4.蔡教授、師母很樂意到教會分享佳美異象及課程或講道,歡迎安排。

其他代禱事項:
1. 6/5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2. 6/12 新店神召會講道
3. 7/3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4. 7/10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5. 8/7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6. 8/21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7. 9/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8. 9/11 板橋仁愛浸信會講道
9. 10/2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0. 11/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1. 12/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2. 12/11 台中健行教會講道

佳美讀書會 vs. GLS+:無限賽局

在讀書會第二堂課『無限賽局』裡,我們深入討論『輸贏』。無限賽局裡,比的是生存,有限賽局裡比的是輸贏。有學員說,『無限賽局』的概念,是要教我們成為『無敵』,沒有敵人,因為這場無限賽局裡,只有自己一人。有學員分享,意識形態的對手概念是非常衝擊的,本來面對這樣的對手讓她很反感,賽門提醒這樣對手的存在是正面的,幫助我們走得更堅定!也有學員談到,原來那生命中讓我們感到嫉妒的人,其實真正的身份是陪跑員,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學員分享,減肥成功又復胖,這就是把減肥當有限賽局來比,復胖之後最終還是輸了健康、也重挫了意志。若是把終身追求健康習慣當為目標,體重數據視為健康習慣的總和,這就是一場無限賽局?如果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用哪種賽局的方式來過呢?要怎麼過呢?ps.蠻佩服參加讀書會的學員,佳美讀書會要求非常多,交作業,這次的作業還分課前、課中、和課後….、還要小組討論,這次領袖高峰會的講員內容精彩,但講的可是英文,必須得聚精會神,在開始前要身心靈都預備好,筆記也預備好,助教才能按下play鍵~大家都全神貫注在學習,此外,學員們也盡力將自己所看見的亮點和其他人分享,不只是跟講員學習,小組討論常常也留下精彩的討論,甚至迴響到Line群組裡接力分享,這可不是一個人自己單獨學習可以Get到的~讀書會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學習方式!

佳美讀書會 vs. GLS+:領導的定義

2022年,我們開始了上半年的讀書會,而這次很不一樣,這次不是讀書,是看領袖高峰會的影片。第一堂課是卡莉・菲奧莉娜『領導的定義』,結束後,超過一半的學員要求要再看一次影片。短短的四十分鐘影片,卻讓我們震驚了好幾個回合,也重新思考了領導是什麼?領袖是什麼?焦點在哪裡?

你對領導的定義是什麼?是在名片上,名字右方的稱謂嗎?有一些學員現階段是在家裡擔任全職媽媽,對於這樣一個看似好像是在商場的問題,好像跟自己八竿子打不上關係。有學員說,看見宣傳讀書會的廣告裡說,即使是家庭主婦也有影響力,所以就勇敢報名了。原來,領導並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

有個學員分享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影響力,我都不知道該怎樣做一個領袖?』結果勾起另一個學員含淚的回應,『我就是因為你才參加讀書會,也是因為你才在讀書會裡經歷了這麼多的成長。』何等寶貴的回應,是呀!你是不是也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是不是也對領導產生了很多的迷思?領袖一定要很厲害、口才很好、比別人強、比別人有自信?領導就是把人管理的服服貼貼,讓他照著自己的意思走,完成該有的任務,如果你有這些迷思的話,下一次有機會的話,也邀請你再一次來學習『領導的定義』,因為這些迷思,這個世界損失了你這位潛在的領袖啊!

卡莉・菲奧莉娜說:『你是什麼人,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你給上帝的禮物。 』願我們不斷地學習,更深認識自己是什麼人,不設限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成為給上帝最棒的禮物。

每月通訊-身心靈群 全人健康

 2:52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這次在美國洛杉磯有兩個月左右的休假時間,剛好有朋友介紹認識一位基督徒精神科醫生,他的特色的是藉用「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PECT)」輔助診斷由於腦部受傷所引起的精神或心理疾病。重點是,他的研究顯示精神及心理的相關問題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因為腦部受傷而引發的。但好消息是,60-70%的案例藉著飲食、運動及營養素的補充就可以有很顯著的進步。(特別推薦魚油是頭腦保健的頭號神奇營養素。)

我過去因為基督信仰的關係,在教學工作之餘,也花很多時間做心理輔導的工作。雖然有許多成果,很多人得到幫助,但也有許多人無論花多少工夫,就是一直卡在原地繞不出來,我只能安慰自己說上帝的時間還沒到。但這次這位醫生的電腦斷層輔助方法,給我很大的啟示,讓我的腦子不斷浮現出這些在原地繞圈圈的人應該有解了。

他舉一個比喻說,假如我們看到一個人跑不動,但腳是受傷的,我們會先幫助醫治他的腳,而絕對不會強迫跑步,因為知道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他沒辦法。不過有趣的是,一個人若腦部受傷,因為腦被頭殼包住,我們是看不到的。我們只會看到他外顯情緒的起伏,無法專心專注或是行為怪異的現象,或是容易暴怒,或有暴力傾向。過去我們容易說這是罪的問題,或甚至說是被魔鬼附著了,現在人會說是精神病。這位醫生給我看了很多斷層攝影的圖,讓我了解像豆腐一樣的腦子,很容易因為撞擊、跌倒而受傷。很多人是因為腦部受傷,就像腳受傷一樣,而不是故意要耍脾氣或行為怪異!因此,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得醫治,而不是責怪他為什麼「跑不動」!這讓我深深體會到聖經的教導說不要論斷人,要用寛容的心以恩慈相待的真理!感謝現代顯影技術讓我們可以精準的對症下藥。

這位醫生提出保持腦健康的四個救生圈:「身心靈群」的保健方法。身體的健康包括規律的運動起居睡眠及飲食等生活習慣;心理健康包括健康正向的思維方式,以及好的溝通技巧;靈的方面就包括信仰,了解生命的意義與目的;群的意思是指社群的支持,包括家庭與朋友。也就是,與上帝、與人、與自己都要有健康的關係。

看到這麼好的醫治成果,我很希望在台灣也能推廣「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結合心理治療的方法,相信可以幫助很多人,也可以大幅避免「我們與惡的距離」所討論的隨機殺人等類似的精神問題,社會也將更有平安。你若有興趣,或知道有這方面專長的人,歡迎和我聯絡。

協會消息:

l  佳美網路學校提供完整人際係課程,歡迎個人或教會小組註冊學習。詳情請參考:https://reurl.cc/V67RYb

l  徵求各地教會、機構夥伴共同舉辦佳美營會。

l   歡迎點閱蔡教授的YouTube影片:shorturl.at/mFLZ4

l  蔡教授、師母很樂意到教會分享佳美異象及課程或講道,歡迎安排。

其他代禱事項:

 

  • 5/1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5/15             三光基督長老教會講道
  • 5/22             新城國度講道
  • 6/5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6/12             新店神召會講道
  • 7/3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7/10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 8/7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8/21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 9/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9/11             板橋仁愛浸信會講道
  • 10/2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11/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12/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 12/11           台中健行教會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