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 vs. GLS+ 第六堂:白色空間
佳美讀書會 vs. GLS+:第五堂 乘法領袖
讀書會 vs. GLS+:第四堂『選擇卓越』
佳美讀書會 vs. GLS+:精通六個影響源
讀書會第三堂:精通六個影響源 by喬瑟夫・葛瑞尼(Joseph Grenny)
看完影片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好難啊!』,因為我們原有的框架被拓寬了,我們要一起來燒腦,現在需要更多的創意發想來突破~
講員提供了一個動機、能力與個人、社會、和組織所組成的2X3架構,幫助我們去思考幫助別人時,要多管齊下的展開,這給我們一個當頭棒喝,原來我們思考如何去幫助一個人時,常常都只用了一個單一簡單的方法,多學員在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時,竟也能套用在這個架構中,多管齊下的方法能增加10倍的成功機率,打破架構。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有時候要影響一個人,可能需要先改善他的能力,再加強他的動機,避免他們雖然有動機、卻沒有技能,可能會造成更深的挫折感。
講員開了我們的眼界,但我們也同時討論到一個問題,當一個人不願意改變,沒有一點點動機要改變自己,只想著別人改變時,或許我們需要加一個選項,叫做『耐心等待』,在等待期間,做我們能做的,就是以同理心常常陪伴關心,以鼓勵取代指責,以禱告取代焦慮,即便這個人是我們最親愛、最關心的家人,我們也很迫切的想要幫助他,但是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一起發揮創意的同時,我們也一起培養耐心。
每月通訊-智慧或盲目的群眾?
約8:45 我將真理告訴你們,你們就因此不信我。
前幾天有位姐妹主日分享時,挑戰大家去思考社會上普遍發生的「從眾」問題(參考https://youtu.be/TzHdUP6S220,也稱之為群體迷思)。結果很震驚的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承認會如同影片中的人跟隨群眾無理性的行為。這深層的原因是,人常因害怕不合群會被孤立,也就是同儕壓力,而跟隨周遭群體的行為、想法或說法,形成共同的「文化」,來強化自己是屬於「正確的一群」。這些「共同」的觀點、意見或信念基本上不見得有道理,卻是「主觀的正確」,因此通常不會接受質疑或不同意見,有時甚至會產生霸凌或強迫的現象。
不過從眾行為不一定是不好的,例如開車都走右邊而形成交通規則,是一種好的從眾行為,讓社會行為安全。「從眾」也幫助孩童向父母及其他成人學習生活、處事態度,而快速適應社會,當然這是假設成人是健康的,否則孩子會學到壞習慣。例如我的孫女剛上幼稚園時,一開始學到的是老師很兇的講話方式,讓我嚇一大跳。從眾行為產生不成文,不必明說,大家就會遵循的社會規範,讓社會運作有效率,避免秩序的破壞。
用台灣話西瓜偎大邊來比喻「從眾」的現象也極貼切。人習慣性的會往多數的一邊靠,因而有所謂「沉默的放大循環」的問題。因為當人覺得自己的觀點是社會少數,常就噤聲不說;但若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則會放心說出來。越多人表達就更強化「多數」,於是少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小,多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形成放大循環。例如,選舉中常見到政客會利用此現象,收買網紅、名嘴,操弄出「多數」的假象或所謂的「聲量」或「風向」,引導選民因從眾效應,投票給社群媒體造勢成很可能勝出的自己,從而增加勝出之機會。
還有一種現象是「誤認相反多數」。有時人會誤以為大多數的意見和自己相反(但事實上私下是相同的),於是表面支持和自己相反的意見。例如,一個年輕人其實不喜歡喝酒,但以為做業務員的都喜歡喝酒,而害怕被排斥,所以還主動邀大家喝酒。但沒想到大部分業務員其實一樣不喜歡喝酒。這造成下班後不敢回家而相邀去喝酒的社會風氣,大家都很痛苦,可是沒人敢拒絕。
另一種是現象是,誤以為多數的意見和自己相同(但事實上大多數人反對),因而大膽放心宣揚自己的意見。也有人是敢講就會贏的觀念。例如前一陣在歐美新冠病毒大流行時,有人認為只有生病才需要戴口罩,而且到處大聲說,造成像是多數的假象。直到許多人確診死亡,加上亞洲國家普遍強制戴口罩使得病毒得以控制,才讓真相浮現,人們才開始說其實原本是接受戴口罩的。
這讓我反省許多時代流行的理論(多數的想法?)常常後來證明是錯誤的。最近的例子就是「全球化」的觀念,在二十年前被奉為真理,哪個政府不推動「全球化」幾乎就被民眾唾棄。企業也是全力、全速部署全球化。可是當這幾年新冠病毒加上烏俄戰爭證明了「全球化」的極脆弱性,現在大家都改成重視永續經營。
聖經的教導是,隨從真理,而不是隨從大眾,不要盲目的追隨世上的小學(流行),「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前5:21)。堅守真理的先知要有不怕孤獨的勇氣,要分別為聖,成為光照亮社會。耶穌甚至明白的鼓勵我們不要怕成為少數族群,祂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12:32)不過我的經驗中,「堅持」不一定是「對抗」,耶穌教我們要「靈巧像蛇」(太10:16),遇到狂風暴雨時,適當的做法是在山洞裡安靜等候,但風雨過去後還是堅定的往目標前行。不過,當遇到沒有山洞可以遮蔽的狀況,這時也就不畏懼的勇敢面對。也就是說,不用自己找十字架來證明自己,但要有不怕為真理被釘十字架的勇氣。
聖經令我最感動的是教導我們要照顧孤兒、寡婦、窮人,也就是為少數族群發聲。上帝要「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這才是使社會和諧的真理。願你也加入這個堅持!
協會消息:
1.佳美網路學校提供完整人際係課程,歡迎個人或教會小組註冊學習。詳情請參考:https://reurl.cc/V67RYb
2.徵求各地教會、機構夥伴共同舉辦佳美營會。
3.歡迎點閱蔡教授的YouTube影片:shorturl.at/mFLZ4
4.蔡教授、師母很樂意到教會分享佳美異象及課程或講道,歡迎安排。
其他代禱事項:
1. 6/5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2. 6/12 新店神召會講道
3. 7/3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4. 7/10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5. 8/7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6. 8/21 新竹台福教會講道
7. 9/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8. 9/11 板橋仁愛浸信會講道
9. 10/2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0. 11/6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1. 12/4 佳美基督教會講道
12. 12/11 台中健行教會講道
佳美讀書會 vs. GLS+:無限賽局
在讀書會第二堂課『無限賽局』裡,我們深入討論『輸贏』。無限賽局裡,比的是生存,有限賽局裡比的是輸贏。有學員說,『無限賽局』的概念,是要教我們成為『無敵』,沒有敵人,因為這場無限賽局裡,只有自己一人。有學員分享,意識形態的對手概念是非常衝擊的,本來面對這樣的對手讓她很反感,賽門提醒這樣對手的存在是正面的,幫助我們走得更堅定!也有學員談到,原來那生命中讓我們感到嫉妒的人,其實真正的身份是陪跑員,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學員分享,減肥成功又復胖,這就是把減肥當有限賽局來比,復胖之後最終還是輸了健康、也重挫了意志。若是把終身追求健康習慣當為目標,體重數據視為健康習慣的總和,這就是一場無限賽局?如果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用哪種賽局的方式來過呢?要怎麼過呢?ps.蠻佩服參加讀書會的學員,佳美讀書會要求非常多,交作業,這次的作業還分課前、課中、和課後….、還要小組討論,這次領袖高峰會的講員內容精彩,但講的可是英文,必須得聚精會神,在開始前要身心靈都預備好,筆記也預備好,助教才能按下play鍵~大家都全神貫注在學習,此外,學員們也盡力將自己所看見的亮點和其他人分享,不只是跟講員學習,小組討論常常也留下精彩的討論,甚至迴響到Line群組裡接力分享,這可不是一個人自己單獨學習可以Get到的~讀書會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學習方式!
佳美讀書會 vs. GLS+:領導的定義
2022年,我們開始了上半年的讀書會,而這次很不一樣,這次不是讀書,是看領袖高峰會的影片。第一堂課是卡莉・菲奧莉娜『領導的定義』,結束後,超過一半的學員要求要再看一次影片。短短的四十分鐘影片,卻讓我們震驚了好幾個回合,也重新思考了領導是什麼?領袖是什麼?焦點在哪裡?
你對領導的定義是什麼?是在名片上,名字右方的稱謂嗎?有一些學員現階段是在家裡擔任全職媽媽,對於這樣一個看似好像是在商場的問題,好像跟自己八竿子打不上關係。有學員說,看見宣傳讀書會的廣告裡說,即使是家庭主婦也有影響力,所以就勇敢報名了。原來,領導並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
有個學員分享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影響力,我都不知道該怎樣做一個領袖?』結果勾起另一個學員含淚的回應,『我就是因為你才參加讀書會,也是因為你才在讀書會裡經歷了這麼多的成長。』何等寶貴的回應,是呀!你是不是也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是不是也對領導產生了很多的迷思?領袖一定要很厲害、口才很好、比別人強、比別人有自信?領導就是把人管理的服服貼貼,讓他照著自己的意思走,完成該有的任務,如果你有這些迷思的話,下一次有機會的話,也邀請你再一次來學習『領導的定義』,因為這些迷思,這個世界損失了你這位潛在的領袖啊!
卡莉・菲奧莉娜說:『你是什麼人,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你給上帝的禮物。 』願我們不斷地學習,更深認識自己是什麼人,不設限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成為給上帝最棒的禮物。